| 
       参考资料: 
      [1]李伟,李吉,张俊雄,陈英,任永新.苹果采摘机器人机械臂优化设计及仿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06:721-726. 
      [2]郑爽爽,李艳聪,张盛,王睿,王东阳,顾典荣.苹果采摘机械人结构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1:11-12. 
      [3]杨文亮.苹果采摘机器人机械手结构设计与分析[D].江苏大学,2009. 
      [4]马强.苹果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2. 
      [5]张杰,姬长英,顾宝兴,沈子尧,董芒.三自由度苹果采摘机器人本体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6]邓小蕾.果园信息获取现代传感方法及装置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 
      [7]张麒麟,姬长英,高峰,赵文旻.苹果采摘机械手对果实损伤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1,12:404-405. 
      [8]崔鹏.苹果采摘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研究[D].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010. 
      [9]刘兆祥,刘刚,乔军.苹果采摘机器人三维视觉传感器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0,02:171-175. 
      [10]GHBrusewitz,JABartsch,吴劲松.与苹果采摘后损伤有关的碰撞参量[J].力学进展,1993,01:135-140. 
      [11]常有宏,吕晓兰,蔺经,薛新宇,王中华. 我国果园机械化现状与发展思路[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06:21-26. 
      [12]王建超. 悬挂式丘陵山地果园作业升降平台设计[D].山东农业大学,2013. 
      [13]葛世康. 怎样确定果树修剪轻重程度和修剪量大小[J]. 农业科技与信息,1997,07:17. 
      [14]吕萌萌,陆声链,郭新宇. 果树虚拟修剪研究进展[J]. 系统仿真学报,2015,03:448-460. 
      [15]赵鹏,赵德安.双目立体视觉在果树采摘机器人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09,31(1):212-214.DOI:10.3969/j.issn.1003-188X.2009.01.064. 
      [16]刘国华. 果树的适时采摘与管理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15,07: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