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一)研究步骤 建筑设计部分: 1)、平面设计:一层为门厅、传达室、文体活动室、办公室、宿舍等;二层以上为宿舍。 2)、立面设计:包括正立面、侧立面、背立面,满足建筑的功能要求; 3)、剖面设计:剖切部位包括楼梯,檐口、屋面、墙身、窗台、散水、泛水等材料、构造做法及尺寸; 4)、楼梯平面、剖面及节点构造详图等。 结构设计部分: 1)、结构选型和布置:此次公寓楼设计采用框架结构,框架体系为横向布置,主梁沿建筑的纵向布置,楼板和联系梁沿横向布置; 2)、结构计算:荷载计算,各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析,各种荷载作用下框架梁、柱端内力的内力,荷载效应组合,梁、板、柱的配筋计算; 绘制结构施工图:梁、板、柱、楼梯的配筋图,各节点的配筋详图。 (二)研究方法 根据自己的任务书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选择所需的一些资料,例如: 教材: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制图、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砌体结构、土木工程计算机绘图、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PK-PM软件使用说明等教材。 规范(02系列所有规范及10新规范):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1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 -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结构标准设计图集。 (三)研究措施 认真研读计划任务书给出的设计要求,首先对设计要求进行足够的掌握。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下步的方案确定。 结构设计包括结构计算和绘制结构图两方面。结构计算需完成荷载计算、内力计算、荷载组合及控制截面的内力组合、配筋计算及钢筋选择。深刻理解掌握结构设计基本概念,了解结构构造,利用专业软件建立合理的力学模型,进行分析计算,会用一定的手算进行简单结构和柱下基础的设计计算并结合教科书,学习和掌握相关建筑规范。 手算部分:选择用一榀横向钢筋混凝土框架进行框架结构内力分析及配筋,并且计算相应的基础,选择一层现浇板进行板、次梁内力和配筋;选择一个楼梯及雨篷进行结构计算等。 软件计算部分:利用PKPM中,PMCAD、SATEW中的建筑模型与荷载输入、接PM生成SATWE数据、结构内力配筋计算、分析结果图形和文本显示、画结构平面图等功能进行相应的设计与计算。掌握绘制专业施工图的技能结构软件进行结构电算复核,并且做手算和电算结果的分析和比较。 利用AUTO CAD绘制主体施工图、梁配筋图、基础施工图和其他详图。设计图纸必须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绘制。符合工程制图规范,图面布置匀称美观,线条清晰。 结构计算采用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法,求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用弯矩分配法;求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时用D值法进行计算。 结构部分计算的大概步骤: ①确定梁柱截面尺寸(通过轴压比验算、结构的层间位移验算) ②水平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 ③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④框架梁柱配筋 ⑤板的配筋计算 ⑥楼梯配筋 ⑦基础的设计及配筋计算在建筑设计方面,主要通过毕业实习、参观实体建筑、 查阅相关规范图集确定建筑方案。 | 
    
      | 四、参考文献 [1] 金倩, 陈镌. 基于结构分析的建筑设计教学——以格拉茨工业大学建筑学研究生设计教学为例[J]. 新建筑, 2020(2):6. [2] 钟畅晨, 王辰. 大学宿舍建筑人性化设计研究——以北京邮电大学学生宿舍为例[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 No.565(06):81-81. [3] 温世臣, 杨涛. 双向地震波作用下巨子型有控结构建筑的隔震设计[J]. 地震工程学报, 2020, 42(1):8. [4] 刘彦生, 刘培祥, 周建龙,等.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B1展厅屋盖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 2020, 50(12):5. [5] 李刚. 试分析建筑结构设计常见的问题及措施[J].  2021. [6] 张令心, 钟江荣, 林旭川, et al. 区域与城市地震风险评估与监测技术研究项目及研究进展[J]. 地震科学进展, 2020, 50(3):19. [7] 赵保丽. 浅谈建筑框架结构设计问题及要点[J]. 建材发展导向, 2020, 18(3):2. [8] 杨书灵, 张新先. 北京市某科研机构研究生公寓抗震鉴定与加固方案设计[J]. 工程技术研究, 2021, 6(13):2. [9] 董蕾蕾, 林晓虎. 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及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J]. 门窗, 2020(6):2. [10] 车洁, 段忠诚. 后疫情时代高校宿舍建筑室内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 中外建筑, 2021(8):4. [11] 王舒媛, 周静敏. 高校宿舍空间可变性与工业化建造方式设计研究--基于开放建筑理念的工业化居住建筑设计(下)[J]. 住宅科技, 2020, 40(5):7. [12] 邓孟仁, 李娟, 郭昊栩. 书院制模式下高校校园与住宿建筑空间设计初探[J]. 建筑与文化, 2020(5):4. [13] 赵建国, 许瑞, 张伟威,等. 天津国家会展中心结构设计综述[J]. 建筑科学, 2020, 36(9):9. [14] 张晶晶. 单体高层办公建筑形体设计整合性研究[J].  2021(2020-13):43-44. [15] 袁钰, 魏大平, 陈大好. 南京某坡地学校结构设计[J]. 建筑结构, 2021, 51(S01):5. [16]  Zhao K ,  Zhao C ,  Ke S . Structure design of Aerospace C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J]. Building Structure, 2017. [17]  Huang Y X ,  Ke-Ke H E . Design of Multifunctional Bed for College Students Dormitory[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8. [18]  Shrestha S . Sensitivity of Hazus-MH Flood Loss Estimates to Selection of Building Parameters: Two Illinois Case Studies[J]. Dissertations & Theses Gradworks,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