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谷物干燥是谷物收获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收获时为了减少田间落粒损失都注意 
      适时收获,而适时收获的谷物其水分较大,如不及时干燥则必造成谷物霉烂变质。据统计,我国每年收获的粮食中由于干燥不及时而造成的霉烂损失达500~1000万屯,估计占全年谷物总产量的1.5%~3%;在南方梅雨季节较长的省份(江苏、浙江、安徽、湖北以及上海等),每年粮食霉烂损失高达10%左右,可见谷物干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各地的谷物干燥对象有所不同,南方的省份主要是干燥水稻,中原省份主要是干燥小麦和水稻,而北方省份主要则是主要干燥玉米、小麦个水稻。 
      北方省份由于气候寒冷除考虑一般鼓舞干燥外,还要注意种子水分大时不能安全越冬的问题,因为水分大时种子将遭受冻害,严重地降低发芽率,一次北方的种子(主要指玉米和水稻)要求在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到零下5摄氏度之前必须干燥到安全水分(14%),以保其旺盛的生命力。 
      据调查我国几种主要谷物在收获时水分及其安全贮存的水分如表0—1 
             表0—1  几种谷物收获时的水分及安全水分 
      
        
          
            | 
                  谷物 
             | 
            
             最高水分 
            (%) 
             | 
            
             适时收获水分(%) 
             | 
            
             一般水分 
            (%) 
             | 
            
             安全贮藏水分 
            (%) 
             | 
           
          
            | 
             小麦 
             | 
            
                    38 
             | 
            
             18~20 
             | 
            
             9~17 
             | 
            
             13~14 
             | 
           
          
            | 
             大麦 
             | 
            
                    30 
             | 
            
             18~20 
             | 
            
             10~18 
             | 
            
                 13 
             | 
           
          
            | 
             燕麦 
             | 
            
                    32 
             | 
            
             15~20 
             | 
            
             10~18 
             | 
            
                 14 
             | 
           
          
            | 
             大豆 
             | 
            
                20~22 
             | 
            
             16~20 
             | 
            
             14~17 
             | 
            
                 13 
             | 
           
          
            | 
             玉米 
             | 
            
                    35 
             | 
            
             28~32 
             | 
            
             14~30 
             | 
            
             13~14 
             | 
           
          
            | 
             高粱 
             | 
            
                    35 
             | 
            
             30~35 
             | 
            
             10~20 
             | 
            
             12~13 
             | 
           
          
            | 
             水稻 
             | 
            
                    30 
             | 
            
             25~27 
             | 
            
             16~25 
             | 
            
             13~14 
             | 
           
        
       
      从表中可看出,各种谷物在干燥中的要求江水幅度一般为5%~10%,个别的要求降水10%~20%。 
      2、国内外谷物干燥技术的发展概况 
      (一)国内情况 
      我国的谷物干燥(主要指机械干燥)始于50年代,50年代初引进了苏联的高温干燥机应用于生产,后参照该机型结构和原理自行设计了大型高温干燥塔,逐步应用在北方的粮食系统中。60~70年代各地自行设计了多种中、小型谷物干燥机,有定点干燥机厂生产,逐步推广到全国。70~80年代又自行设计了几种大、中型谷物干燥机,在粮食系统及国营农场中推广使用。全国各地拥有各种谷物干燥机近两万台,其中主要是中、小、大型干燥机约两千台左右。 
      目前我国的谷物干燥机主要以烟煤为热源,使用燃煤热风炉供热,以热风为介质进行干燥,对粮食无污染。少数谷物干燥机(主要在农场)采用柴油炉供热直接干燥,热效率较高,但对粮食有一定程度的污染。近年来我国谷物干燥技术发展较快,高等院校和研究部门所研究的新型干燥工艺逐步应用于生产,干燥机生产厂的新产品不断增多,产量在逐步扩大,电子计算机模拟分析也开始应用。 
      目前谷物干燥技术中引人注目的几个问题如下: 
      1. 目前 使用的燃煤热风炉使用寿命较短,热效率较低,应如何解决? 
      2. 我国南方的燃煤供应困难,燃油价格又较高,应如何选择能源问题? 
      3. 对北方高水份粮(如玉米,含水30%以上)的干燥应采用什么样的干燥原理与工艺? 
      4. 我国农村、农场和粮食系统(粮库)应怎样合理地布置谷物干燥点及网络? 
      (二)国外情况 
      国外较发达国家(美、俄、英、法、日等)的谷物干燥已有50多年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50~60年代的谷物干燥机械化阶段;60~70年代的鼓舞干燥自动化阶段;70~80年代的谷物干燥提高干燥质量和降低干燥成本阶段。90年代主要是继续提高干燥质量、实现微机控制和微机管理阶段。但各国的现时情况亦有所不同。 
      1.美国:鼓舞干燥机在去哪过应用比较普遍,主要的机型有中、小型低温干燥仓及大、中兴高温干燥机,这些机器以干燥玉米和小麦为主要对象,以柴油(煤油)和液化石油气为热源,采用直接加热干燥。设备中一般具有:料位控制、风温控制及出粮水分控制系统。太阳能干燥机在美国开始应用,但由于设备投资大占地面积大等原因,目前应用不多。 
         2.独联体:谷物干燥机应用比较普遍,大都成了工厂化生产,有较完善的自控系统,其谷物干燥机型以大、中型居多,为高温干燥方式。较普遍地应用干、湿粮混合加热干燥工艺(又称分流循环干燥工艺),具有一次降水幅度大、节能和提高干燥质量的优点。干燥中采用的热源是柴油和煤油,为直接加热干燥。 
         3.日本:鼓舞干燥设备是从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主要发展适于干燥水稻的中、小型设备。机型有:小型固定床式谷物干燥机,中、小型循环式谷物干燥机及大型谷物干燥机等。采用热源是柴油和煤油,少量采用稻壳为燃料。在个干燥设备中大都装有较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比较重视干燥质量 
      3、顺流式谷物干燥技术的特点及原理 
         顺流谷物干燥技术是谷物干燥应应用最广泛的一项技术,顺流干燥是指热介质(热空气或炉气)与谷物共同从上向下流动,故称为顺流。其热介质首先与温度最低、水分最大的湿谷物进行接触,由于两者的温差较大,谷物温度迅速上升达到湿球温度,而介质温度随谷物温度的升高它本身的温度迅速下降,知道两者温度接近一致后,两者(介质温度和谷物温度)共同随着谷物水分的下降而下降,直到谷物流入缓苏段,此时热风变为低温饱和水蒸汽即废气(约50摄氏度左右),从废气角装管排出机体外。 
         在干燥过程中,谷物受高温时间较短,而受中温时间较长,故其干燥效果好。为了提高干燥能力常采用高达200摄氏度以上的介质进行干燥,但谷物仍不过热,废气温度可以控制在50摄氏度左右,这是顺流式的一大优点。 
         顺流干燥特点:可是用高温干燥热介质,单位耗气量和单位耗热量低,烘后谷物品质好,特别适于烘干水稻和玉米。 
        
      4、参考文献 
      [1]刘相东,于才渊,财德仁.常用工业干燥设备及应该用,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城芝.谷物干燥原理与谷物干燥机设计,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6 
      [3]徐泽敏,殷勇光,吴文福,日本捣鼓干燥机械化发展研究,你哦个也机械化研究,2007(6):210-212 
      [4]李长发,赵华海.日本的谷物干燥技术发展趋向.中国你哦工业化,2007,(10):39-41 
      [5]吴文福,郑先哲,马中苏.谷物干燥储藏理论与技术.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6]王城芝,汪春等.干湿谷物混合干燥工艺与干燥参数的研究.农业机械学报1992.23(1):63-68 
      [7]张正荣编.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 
      [8]曹崇文.谷物干燥数学模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学报.1986 
      [9]梁俊英主编.粮食流通工程设计手册.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07页 
      [10]戴天红,曹崇文.谷物干燥研究中的模糊数学方法.农业工程学报,1985 
      [11]安一禄等.干湿粮混合干燥的谷粒水分传递规律的研究.农机化研究,1993 
      [12]李士勇等.模糊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