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梦莹,熊栎,黄河峡,蔡佳,刘再接,谭慧俊. 跨介质动力系统方案发展现状及关键技术分析[J/OL], 2024, (01):1-2.
[2] 孙泽鹏, 宋乾福, 贾重任 . 跨介质飞行器的应用与技术特点分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5(10): 22-23.
[3] 李超,吕日毅,钱仁军,许莹琪. 美跨介质飞行器技术发展与运用研究[A]. 中国人民解放军 92728 部队, 2023, (06):7-8.
[4] WHALEY E P, STEWART D. Path from urgent operational need to program of record[J]. Defense ARJ, 2014, 21(2):525 − 564.
[5] 吴正阳. 基于翠鸟入水策略的跨介质飞行器构型仿生设计及入水性能研究
[D]. 吉林: 吉林大学, 2021.
[6] 贺永圣. 仿生跨介质飞行器水气动布局融合设计及出水特性分析 [D]. 吉林: 吉林大学, 2021.
[7] 侯涛刚,靳典哲,龚毓淡等.水空跨介质航行器前沿技术进展[J]. 科技导报,2023,41(2):5-22.
[8] 赵子懿,赵长见,马奥家.跨介质飞行器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A].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4,(02):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