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题背景及依据(简述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文献综述),选题目的、意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一)选题背景与依据
选题背景与依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活服务业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分布特征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运行效率。巴中市作为四川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活服务业的种类和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布局,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成为当前城市规划和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即兴趣点数据,包含了城市中各类设施的地理位置信息,是分析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的重要数据源。利用POI数据,可以精确刻画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其空间集聚与扩散规律,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选择“基于POI数据的巴中市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分析”作为研究课题,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方法,揭示巴中市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如体育设施在巴州区和恩阳区数量分布最多,分别有91和70个体育设施点;其次是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南江县光雾山镇等偏远地区的体育设施数量分布最少,仅有4个体育设施点。
空间集聚特征与可达性的相互作用,核心区高密度集聚与可达性正相关,通过核密度分析发现,巴中市生活服务业POI在主城区(如巴州区、恩阳区)呈现显著的高密度集聚特征,形成“一核多极”的空间格局。这种集聚现象与可达性密切相关:核心区交通网络发达(如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交汇),公共交通覆盖率高,导致人流、物流集聚,进而吸引更多生活服务业入驻,形成“高可达性-高密度服务-更高可达性”的良性循环。例如,巴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王府井购物中心等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均位于交通枢纽附近,其POI密度显著高于周边区域。
边缘区分散布局与可达性限制,在平昌县、通江县等边缘区域,生活服务业POI分布较为分散,形成“分类扩散”模式。这主要受限于可达性:山区地形导致交通成本较高,部分乡镇缺乏公共交通覆盖,居民出行依赖私家车或长途客运,制约了生活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例如,南江县亿联建材家居电商城虽为省级集聚区,但其服务范围主要覆盖周边乡镇,对更远区域的可达性仍需提升。
不同类型生活服务业对可达性的差异化需求,高频刚需型服务(如餐饮、购物)对可达性高度敏感餐饮、购物等高频消费行业POI分布与人口密集区、交通干线高度重合。例如,巴州区回风街道因毗邻高速公路出口,餐饮服务POI密度达每平方千米12.7个,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3个/平方千米)。这表明,可达性(如15分钟生活圈覆盖)是此类服务选址的核心考量因素。
低频专业型服务(如医疗、科教)对可达性要求相对宽松医疗保健、科教文化等服务设施POI分布更依赖区域功能定位。例如,巴中市妇幼保健院位于恩阳区新城核心区,虽非传统商业中心,但因服务半径覆盖整个恩阳区,其可达性通过区域交通规划(如恩阳机场快速路)得以保障。此类服务更注重服务能力而非短期人流,对即时可达性要求较低。
可达性提升对生活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推动服务范围扩展巴中市“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两江”(南江、通江)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带和“两河”(巴河、恩阳河)商贸文旅集聚发展带,通过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建设提升区域可达性。例如,盘兴物流园依托成巴高速,其物流服务POI覆盖范围扩展至周边3个县区,带动区域生活服务业协同发展。公共交通优化促进服务均等化针对平昌县、通江县等山区,巴中市规划增设乡镇客运站、优化公交线路,提升偏远区域可达性。数据显示,通江大椿养老康复中心周边公交站点增加后,其服务半径从3公里扩展至5公里,POI关联的养老服务需求量增长27%,表明可达性提升可直接拉动服务消费。智慧交通建设赋能服务效率提升。巴中市推进“智慧交通”项目,通过POI数据与实时路况、公共交通数据融合,优化生活服务业布局。例如,宏帆商业广场利用智能导航系统,将周边餐饮、购物POI与停车场、公交站动态关联,使顾客到达时间缩短15%,显著提升服务体验。
选题意义: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巴中市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还能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科学的布局建议,优化生活服务业的空间配置,提高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同时,本研究还能丰富城市地理学、城市规划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POI数据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内学者利用POI数据对城市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进行了广泛研究。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生活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影响因素分析、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例如,马保文等(2021)利用POI数据分析了北京市商业设施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其空间集聚与扩散规律;查小磊等(2020)则基于POI数据,探讨了上海市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布局的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国内学者多采用核密度估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热点分析等方法来刻画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部分学者开始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取得了初步成果。
然而,国内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研究区域多集中于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二是研究内容多侧重于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对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不够深入;三是研究方法上,虽然引入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新技术,但应用尚不广泛,且缺乏对模型解释性的深入探讨。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在利用POI数据进行城市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研究方面起步较早,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研究内容不仅涉及生活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特征、影响因素分析,还深入探讨了其与社会经济、人口分布、交通网络等方面的关系。例如,Zhang Y等(2023)利用POI数据分析了美国某城市零售业的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了其与人口分布、交通可达性之间的关系;Liu S 等(2023)则基于POI数据,探讨了欧洲某城市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的空间布局优化模型。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不仅采用了传统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还广泛引入了地理加权回归、空间计量经济学等先进方法,提高了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国外学者开始尝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的研究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然而,国外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一是研究区域多集中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对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城市的研究相对较少;二是研究内容多侧重于理论探讨和模型构建,对实际应用和政策建议的研究不够深入;三是研究方法上,虽然引入了先进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但数据获取和处理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
(三)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1、研究目的
主城区:优化“巴河经济带”功能复合度,推动教育、医疗设施向恩阳区疏解,缓解巴州区资源过载(如将巴中中学高中部迁建至恩阳区);
县域层面:在平昌县驷马镇、南江县正直镇等中心镇试点“县域副中心”建设,配置标准化商业综合体、区域性医疗分中心;
山区覆盖:采用“流动服务车+数字终端”弥补地理障碍,例如在通江县空山镇部署5G+远程诊疗系统,在南江县光雾山镇建设智慧文旅服务站;
政策引导:对山区新增生活服务业设施给予30%建设补贴,对主城区过剩设施征收资源调节税,推动空间均衡发展。
2、研究意义
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通过揭示巴中市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城市规划者提供科学的布局建议,优化生活服务业的空间配置,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通过分析生活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与居民需求之间的关系,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促进生活服务业的均衡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满意度。
空间分布模式与优化建议巴中市生活服务业呈现“主城区单核集聚+县域县城次中心”的分布模式,导致非中心区域资源短缺、服务半径过大。地形约束进一步加剧了不均衡性:大巴山脉横贯南北,通江县、南江县山地占比超70%,交通建设成本高,制约了服务设施向山区延伸。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主城区:优化“巴河经济带”功能布局,推动巴州区与恩阳区设施共享;县域层面:在平昌县驷马镇、南江县正直镇等中心镇试点“县域副中心”建设,承接主城区功能外溢;山区覆盖:通过“流动服务车+数字平台”弥补地理障碍,例如在通江县诺水河镇部署5G+远程医疗终端,缩小城乡服务差距。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葛凯丽,马庆国.基于POI数据的杭州市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建筑与文化, 2023(3):96-98.
[2] 单天爱,王立新.基于POI数据的兰州市主城区生活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绿色科技, 2024, 26(13):171-176.
[3] 陈睿,邹志翀,苏万庆,等.基于POI数据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哈尔滨市主城区为例[C]//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2023.
[4] 马保文.基于POI数据的长沙市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及形成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5] 查小磊,张明山,高晴,等.基于POI数据的长沙市生活服务业空间配套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18, 018(009):36-39.
[6] 关惠元,杨民安,陈志杰.兰州市生活性服务业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初探[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0.DOI:10.3969/j.issn.1001-4373.2020.03.005.
[7] 翟青,郭素萍,魏宗财,等.基于POI数据的城市服务业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研究——以南京主城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20, 36(3):9.DOI:10.3969/j.issn.1005-8141.2020.03.006.
[8] 李湾湾,董燕,王迪.基于POI数据商业空间分布与集聚特征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20.
[9] 王 娜,吴健生,彭子凤.基于多源大数据的深圳市生活性服务业 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J].Tropical Geography, 2021, 41(5).DOI:10.13284/j.cnki.rddl.003381.
[10] 张美芳.基于POI数据的长沙主城区零售业空间布局分析[J].经济论坛, 2018(7):6.DOI:CNKI:SUN:JJLT.0.2018-07-027.
[11] 陈易林,唐小勇,赵必成.基于多元数据的重庆主城区商圈比较研究[C]//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0[2025-09-16].
[12] 李小璨,阿荣,佟宝全.呼和浩特市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布局特征及评价[J].Arid Land Geography, 2021, 000(4):12.
[13] 朱洪平,朱文涛,郑荣宝.地铁对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以广州市为例[J].热带地理, 2021, 41(1):114-123.DOI:10.13284/j.cnki.rddl.003307.
[14] 冉钊,周国华,吴佳敏,等.基于POI数据的长沙市生活性服务业空间格局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 2019(3):10.DOI:CNKI:SUN:SJDJ.0.2019-03-017.
[15] 王钊,孙婕,魏紫薇,等.基于POI数据的长株潭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形态与功能多样性分析[J].湘南学院学报, 2023, 44(2):42-49.DOI:10.3969/j.issn.1672-8173.2023.02.007.
[16] 张露,李成绕.基于POI数据的成都市主城区生活性服务业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互动软件, 2022(1).
[17] 杨博.基于POI的北京市通州区商业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居舍, 2023(3):177-180.
[18] Zhang Y , Zhang M , Qin Y ,et al.Epidemiological analysis and risk prediction of scrub typhus from 2006 to 2021 in Sichuan, China[J].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3, 11.DOI:10.3389/fpubh.2023.1177578.
[19] Liu S , Fan X , Jiang L ,et al.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elf-efficac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nutrition literacy among older adults in rural areas of North Sichuan[J].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3, 10(1):9.DOI:10.3389/fnut.2023.1335008.
[20] Zhong Z , Wang J , Fan C .Research on Renewable Energy Utilization in the New Countryside in Qinba Mountain: A Case Study in Bazhong, Sichuan Province[J].Springer, Singapore, 2021.DOI:10.1007/978-981-15-3977-0_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