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预计可能创新的方面
(一)相关概念界定
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指在社区范围内,以满足社区居民体育健身需求为主要目的,由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提供的一系列体育设施、活动、指导等服务内容的总称。它具有公益性、便利性、多样性等特点,旨在提升居民的体育参与度和身体素质。
精细化治理:是一种治理理念和模式,强调在治理过程中注重细节、精准施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完善管理机制等手段,实现治理效果的最大化。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领域,精细化治理意味着更加关注居民的具体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二)文献综述
1、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对社区体育服务的研究起步较早,在理论构建与实践模式探索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精细化治理视域下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提供了多元视角。
在理论层面,国外学者对社区体育服务的概念、内涵及功能进行了深入剖析。例如,有学者认为社区体育服务是在社区范围内,为满足居民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体育活动、设施和指导等服务的总和,其功能不仅局限于促进居民身体健康,还涵盖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等社会功能[17]。这种对社区体育服务功能的综合认知,为精细化治理中整合多元服务要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实践研究方面,国外形成了多样化的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模式。以美国为例,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引导和支持社区体育服务发展,同时鼓励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供给。美国社区体育设施丰富多样,包括公园、健身中心、社区体育馆等,大多由政府投资建设后委托专业机构或社会组织运营管理[17]。这种模式体现了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精细化治理思路,通过明确各方职责,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德国则以社会主导的社区体育服务模式为特色,众多体育俱乐部在社区体育服务中发挥核心作用。这些俱乐部数量众多、涵盖项目广泛,通过自筹资金、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等方式维持运营,为居民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和培训服务[17]。这种模式强调社会力量的自主性与专业性,为精细化治理中激发社会主体活力提供了借鉴。
在协同治理方面,国外学者强调多元主体的合作与互动。有学者提出,社区体育服务的协同治理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居民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解决社区体育服务中面临的问题[17]。如澳大利亚的社区体育服务中,政府、体育组织、企业和社区居民紧密合作,政府负责制定政策和提供资金支持,体育组织负责专业指导和活动组织,企业通过赞助和合作提供资源,居民积极参与并反馈需求,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治理格局[17]。这种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合作模式,为精细化治理中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提供了实践范例。
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研究随着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逐渐增多并深入,在精细化治理视域下,相关研究聚焦于治理模式、服务供给、技术应用及特定群体服务等多个维度。
(1)精细化治理模式研究
国内学者在精细化治理模式探索方面成果显著。付帅(2023)从多元主体视角对北京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精细化治理路径展开研究,强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在解决社区体育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中的关键作用[1]。李燕领,代争光,张凡涛(2023)基于多案例比较研究,深入探讨精细化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如何有效提升居民获得感,提出通过优化服务流程、精准对接居民需求等方式提升服务精细化水平[2]。这些研究为新郑市构建精细化治理模式提供了理论框架与实践参考,强调在治理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多元主体角色定位与协同机制设计,以实现服务精准供给与资源高效利用。
(2)服务供给优化研究
在社区体育服务供给优化方面,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策略。王楠(2024)对西安市养老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及路径优化进行研究,虽聚焦于产业融合,但为社区体育服务供给提供了新思路,即通过产业融合拓展服务内容与形式,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3]。蔚芳,徐雯雯,胡晓鸣等(2022)开展城市体力活动空间供需均衡与空间优化研究,指出社区体育服务设施布局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实现供需均衡,这为新郑市优化社区体育设施布局提供了方法指导[7]。石淼淼,朱邦森(2025)针对智慧治理驱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展开研究,提出利用智慧治理手段提升服务供给效率与质量,为新郑市引入数字技术优化服务供给提供了理论支持[11]。
(3)数字技术应用研究
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其在社区体育治理中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赵国强(2024)对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路径进行研究,为数字技术在社区体育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宏观视角,强调数字技术在提升社区应对风险能力方面的作用,可迁移至社区体育服务领域,增强服务体系的稳定性与适应性[6]。冯俣睿,郑家鲲(2023)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助推社区体育精细化治理的内涵、机制和路径,指出数字技术可通过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服务精准化、个性化,为新郑市构建数字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提供了具体路径[10]。夏正清,吴嘉怡(2024)研究“数智”赋能上海社区体育治理精细化推进路径,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为新郑市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利用“数智”技术提升社区体育治理水平提供了实践参考[9]。
(4)特定群体服务研究
关注特定群体体育服务需求是国内研究的重要方向。黄多,刘泳伽,张林宝(2024)从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研究社区老年公共体育服务智慧治理,针对老年群体特点,提出利用智慧技术提供适宜的体育服务,满足老年人健康需求,促进社会和谐[8]。杨玉冰(2022)对厦门市青少年社区体育“微治理”进行研究,关注青少年社区体育参与问题,提出通过“微治理”模式激发青少年体育兴趣,培养体育习惯,为新郑市开展青少年社区体育服务提供了针对性策略[5]。这些研究为新郑市在构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时,充分考虑不同群体需求,实现服务精准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5)治理困境与突破研究
程迪(2022)在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对我国社区体育治理进行研究,分析当前社区体育治理面临的困境,如治理主体职责不清、协同机制不完善等,并提出突破路径,为新郑市识别治理难题、探索解决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14]。郭佳龙,黄延春,胡龙飚(2023)研究社区体育数字治理运行机理,从多元基础与深化路径角度探讨数字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方向,为新郑市推进社区体育数字治理提供了理论指导[12]。卢帮,王果,肖和伟(2023)基于社区公共治理视角的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推进策略研究,为社区体育服务与其他健康服务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新郑市拓展社区体育服务内涵[13]。
(6)其他相关研究
梁嘉琪(2022)体育类虚拟社区用户健身信息求助行为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从虚拟社区角度为社区体育服务信息传播与互动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新郑市利用线上平台提升社区体育服务效果[15]。此外,虽然Zhang Z(2025)的研究主题为高校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但其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如综合研究、实践导向等,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提供了跨学科的方法借鉴[16];Pauls A, Koppelin F, Zeeb H(2024)对难以接触到的老年群体参与健康技术研发过程的研究,以及Al-Ramahi N M, Almubaydeen T H, Al-Farraj N M(2025)对公共部门治理中应用国际最高审计机关标准对财务控制和会计影响的研究,虽主题与社区体育服务不直接相关,但在研究方法、问题分析思路等方面,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研究提供了多元的参考[17][18]。
3、预计创新
综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本研究在精细化治理视域下构建新郑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预计在以下方面实现创新:
治理模式创新:结合新郑市地域文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特点,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式。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基础上,明确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居民在社区体育服务中的角色定位与协同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居民自治的治理格局,突破传统单一主体治理局限,提升治理效能。
服务供给创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社区体育服务资源,创新服务供给方式。通过引入数字化技术,建立社区体育服务信息平台,实现服务信息精准推送、服务资源智能调配,提高服务供给的精准性和便捷性。同时,结合新郑市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体育服务项目,丰富服务内容,满足居民多样化需求。
评价机制创新:构建科学合理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居民满意度、服务覆盖范围、服务质量等多个维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效果。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实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动态优化和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付帅.多元主体视角下北京市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精细化治理路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3.
[2] 李燕领,代争光,张凡涛.精细化治理视角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如何有效提升居民获得感?——基于多案例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23, 57(9):12-20.
[3] 王楠.西安市养老产业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及路径优化研究[C]//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024.
[4] 王琪,李经展,夏冉.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的新价值,新理念及新路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3, 46(1):67-78.
[5] 杨玉冰.厦门市青少年社区体育"微治理"研究[D].集美大学,2022.
[6] 赵国强.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区韧性治理的路径研究[J]. 2024.
[7] 蔚 芳,徐雯雯,胡晓鸣,等.城市体力活动空间供需均衡与空间优化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2, 37(3):9.DOI:10.13791/j.cnki.hsfwest.20220312.
[8] 黄多,刘泳伽,张林宝.积极老龄化视域下社区老年公共体育服务智慧治理研究[J].运动-休闲, 2024(23).
[9] 夏正清,吴嘉怡."数智"赋能上海社区体育治理精细化推进路径研究[C]//2024年全国体育社会科学年会论文集(三).2024.
[10] 冯俣睿,郑家鲲.数字技术助推社区体育精细化治理:内涵,机制和路径[J].体育学研究, 2023, 37(2):85-95.DOI:10.15877/j.cnki.nsic.20221214.001.
[11] 石淼淼,朱邦森.智慧治理驱动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J].辽宁体育科技, 2025, 47(3):46-52.DOI:10.3969/j.issn.1007-6204.2025.03.008.
[12] 郭佳龙,黄延春,胡龙飚.社区体育数字治理运行机理:多元基础与深化路径[C]//2023年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管理科学大会.郑州大学体育学院, 2023.
[13] 卢帮,王果,肖和伟.基于社区公共治理视角的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模式推进策略研究[J].数字化用户, 2023(46).
[14] 程迪.困境与突破:治理现代化视域下我国社区体育治理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体育管理分会).2022.
[15] 梁嘉琪.体育类虚拟社区用户健身信息求助行为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上海体育学院,2022.
[16] Zhang Z .Practical Research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ublic Basic Cours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Integrat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5, 9(3):86-93.
[17] Pauls A , Koppelin F , Zeeb H .The participation of hard-to-reach older people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ealth technolo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iers—A qualitative analysis[J].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2024, 12(12):1334180.DOI:10.3389/fpubh.2024.1334180.
[18] Al-Ramahi N M , Almubaydeen T H , Al-Farraj N M .The Impact of the Applying INTOSAI Standards on Financial Control and Accounting Within the Public Sector Governance: A Perspective of Public Sector, Jordan[J].Studies in Systems, Decision and Control, 2025:1603-1619.DOI:10.1007/978-3-031-76011-2_121.
|